2019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2月17日在温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温州市市长 姚高员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温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温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新担当推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以新作为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稳的基础更加巩固、进的动力更加强劲、好的势头更加明显,温州人对温州发展的信心持续增强,外界对温州的认同感不断提升。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6.2亿元,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4.8亿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增长1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6097元、27478元,分别增长8.2%和9.2%。
(一)改革开放迈出有力步伐。
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全面启动。出台“两个健康”80条新政和41条实施意见,设立温州民营企业家节,开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率全省之先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企业帮扶“白名单”,出台无还本续贷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14条、降本减负42条,为企业减负153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29%。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3200多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温州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居全国地级市第二。
“最多跑一次”等改革全面深化。在全国率先推出跨境为侨服务“全球通”、惠企政策“直通车”、便民服务“瓯e办”,打响温州“最多跑一次”改革海外版、企业版、民生版品牌。先行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100天。建成投用市民中心。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开展全国首个非行政区域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深化龙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创成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整治提升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企业1868家、盘活土地6452亩,“标准地”出让占比达64.4%。瓯海创成省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
对外开放合作开创新局面。谋划建设世界(温州)华商综合试验区、浙南闽北赣东进口商品集散中心,鹿城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举办首届进口消费品博览会,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1507亿元,增长13.6%。国际邮轮港进入常态化营运。实质性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与上海嘉定开展战略合作,推出共建科技创新园、嘉定工业区温州园等10大举措,乐清·南翔科创合作基地、瑞安(安亭)飞地创新港投入运行。恢复驻沪联络处。召开世界温州人大会,落地25个总部回归签约项目,世界温州人家园建成投用。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经济发展加快转入高质量轨道。
国家自创区建设全面启动。“一区五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超百亿元,国科大、浙大、北航温州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温州高新区综合评价全国排名前移5位,浙南科技城新引进科创项目104个,全市R&D经费支出占比预计达到2.1%。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9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30个,新增数均居全省第二;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1家,为历年最多。出台人才新政40条,新增“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领军人才65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才3083人,万人人才资源数综合评价跃居全省第二。乐清入选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瑞安获批创建省级高新区。
重大产业项目招引成效明显。落地开工"152"工程项目42个,开工数居全省第二。引进亿元以上单体制造业项目93个,其中20亿元以上7个。瓯江口、浙南产业集聚区等大平台承载大项目能力增强,威马新能源汽车实现量产,唯品会创新创业中心、瑞浦锂电池、百威英博啤酒、益海嘉里粮油加工、欧珑电气、华峰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80.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3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居全省第二。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出台支持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意见。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天心天思集团签约落地一批数字经济项目。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试点项目50个、工业机器人1550台,企业上云1.65万家。新增上市企业4家,居全省第二;新增“隐形冠军”培育企业55家、“专精特新”培育企业2898家、“小升规”616家,均居全省第一;“个转企”3530家,新注册民营企业4.4万家。建成小微园12个,竣工345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623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32家,整治“低散乱”企业(作坊)5846家。泰顺华东大峡谷等旅游项目开工,洞头、永嘉、文成获评省级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县(区),旅游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
(三)城乡环境面貌加速蝶变。
“大建大美”成果丰硕。完成温州都市区规划编制。开工“大建大美”项目252个、建成193个,“两线三片”一批亮点工程在国庆节集中亮相。全市完成整村(区块)改造137个,拆除旧房3.2万户,中心城区2015-2017年城中村改造范围的2645处建筑实现“清零”。开工棚改安置住房10.8万套(含货币安置),竣工8.4万套、交付7.7万套,开工数为历年之最、全省之首。瓯海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实施市区道路综合整治15条,打通断头路22条,建成BRT3号线、4号线,市区和乐清、瑞安实现全域公交化。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推进。市域铁路S1线一期开通运营,甬台温高速复线乐清段、绕城高速北线二期等建成通车。溧宁高速文景段开工,杭温高铁一期、龙丽温高速瑞文段、溧宁高速文泰段等提速建设。地铁M线启动报批。龙湾国际机场T2航站楼投用,跻身千万级客流量机场行列。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扎实推进,平阳水头水患治理力度加大。温州液化天然气项目开工。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2.5万亩,处置“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7.9万亩,争取各类新增计划指标2万亩。
生态环境治理铁腕推进。狠抓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和土地例行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整治七大重污染行业企业1850家,全市环保执法9.5万次、立案处罚1487起。建成“污水零直排区”72个,76个市控以上断面Ⅰ-Ⅲ类水质占比提高5.2个百分点。实施20个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中心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全市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31万吨。创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龙湾、乐清、瑞安、平阳、泰顺夺得“大禹鼎”。全市PM2.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96.7%,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中排名17位。温州市区和泰顺空气优良率分类排名均居全省第一。
乡村振兴“六千六万”行动深入实施。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186个产业类项目加快推进,192亿工商资本下乡,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带16条,创成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3个、3A级景区村76个,新增森林康养基地14个。落地首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完成异地搬迁2.6万人,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农村居民收入6个百分点。洞头获评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永嘉在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2929公里,里程数居全省第一。新增32.9万农村居民饮用水达标提标。53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通过验收。改造提升城镇公厕282座、农村公厕9688座。
(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公共服务加快提升。去年市人代会票决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全市新(改扩)建学校296所,新投用中小学(幼儿园)79所,鹿城、瑞安、文成通过省级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创建评估。完成市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高考一段率再创新高。温州肯恩大学被确定为省部高水平国际化大学建设单位。健康温州和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建设有力推进,获批2个国家级研究中心,“中国眼谷”等引领性项目加快实施,新增公办医院床位3600张。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评。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新增文化礼堂706个,建成城市书房、百姓书屋和文化驿站50个,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南怀瑾书院、温州道德馆建成投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治顽疾破六难”行动成效明显。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带动全社会形成文明节俭新风尚。新增体育场地157.5万平方米,温籍运动员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勇夺10块金牌、创历史最佳成绩。新增城镇就业11.7万人。建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6个、为老助餐服务点1122个。创建省级放心农贸市场40家。建成全省首家专业化家庭服务市场。
平安温州建设成效明显。圆满完成系列重大活动安保任务,扫黑除恶斗争有力推进,稳妥处置P2P网络借贷风险,“无欠薪”创建走在全省前列。深化全科网格建设,“一体两翼”基层社会治理和“大数据+人民调解”模式成为全国样板,妥善化解一批信访积案。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宗教领域保持和谐稳定。深化安全生产重点领域整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4.9%、25.6%。龙湾、洞头、乐清、瑞安、文成、苍南创成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全市食品安全评议考核排名全省第一。做好防汛防台和气象减灾工作,改造提升避灾安置点580个,消除地质灾害隐患456处。
国防建设、双拥优抚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慈善、红十字、残疾人等事业加快发展,民族、对台、外事侨务、统计、人防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五)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开展政府系统“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认真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开展“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活动,各地各部门展现出争先恐后、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国污染源普查、人民调解和全省小微园、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村集体经济消薄等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坚持依法行政,完成4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立法,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主动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53件、政协提案664件,面商率、满意率、问题解决率均创历年新高。推出“深化改革优环境11条”“执纪监督治怠政9条”,严厉查处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集中开展产业政策大清理,强化涉企政策刚性兑现,178个产业政策整合为5个,市区两级当年政策当年兑现、网上兑现。滚动实施“理旧账”行动,妥善化解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市本级新组建部门集中挂牌。积极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强化审计监督,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正确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温部队、武警官兵和中央、省驻温单位,向情系家乡的海内外温州人、关心支持温州发展的国内外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短板。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贸出口面临困难增多;经济规模和工业投资总量、重大平台能量、科技创新含量等有待提高,人才资源保障不足,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够快,新旧动能转换还需付出更大努力;大都市区辐射带动能力有待加强,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城市经济培育不充分,城市功能配套不完善,城市管理不够精细,交通等基础设施短板还需加快补齐;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特别是教育、医疗、养老和人居环境等方面离群众期望还有差距,城乡统筹发展任务繁重,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风险点不少,风险管控能力亟待提高;少数干部进取意识和担当精神不强,“四风”问题仍有发生。我们一定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9年目标要求和重点工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温州加快转型跨越、精彩蝶变的重要一年。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论断,坚定不移抓机遇,千方百计用机遇,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承担全国改革试点中增动力,在对接全省战略布局、承接全省中心工作中增优势,在推进自身转型跨越、精彩蝶变中增信心,巩固提升向上向好发展态势,不断开创温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根据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围绕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紧扣“奋战1161、奋进2019”主题,以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为总目标,以“温州擂台·六比竞赛”为主抓手,以民营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深化、都市能级提升、社会治理创新、基层基础夯实、民生福祉增进为主攻点,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奋力续写好新时代温州创新史,为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争取更高质量、更好结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和8.5%以上,R&D经费支出占比达到2.2%,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节能减排降碳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一)以“两个健康”先行区为引领,重塑民营经济新标杆。
旗帜鲜明大胆有力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落实“两个健康”80条新政和41条实施意见,推动10项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实现基础性指标再攀新高、标杆性园区晋等升位、制度性成果先人一拍、关键性效益充分展示。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强化“白名单”企业帮扶,实施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加大制造业贷款投放力度,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公共领域投资项目,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培育一批新时代“章华妹式”的大众创业者,新增小微企业2万家、“个转企”3500家,加快推动市场主体总量上百万。开展国际化营商环境省级试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企业开办、施工许可、信贷等便利化行动,突破各类要素流动壁垒,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推出新一轮降本减负措施,为企业减负150亿元以上。实施企业家队伍建设“121”工程和“青蓝接力”计划,加快培养优秀新生代企业家,让温州始终成为企业家的盛产地、成功地和向往地。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重大涉企案件报告制度,设立民营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开展民营企业家节系列活动,给企业家以礼遇、尊重和荣耀。推行政商交往“三清单一承诺”,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出台制造强市建设规划纲要,全面推进“三强一制造”,新增“浙江制造”标准60个、“品字标”企业30家。启动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5000亿培育计划,深化五大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加快培育发展世界级智能电气产业集群、千亿级时尚智造产业集群,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0%以上。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着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示范项目、互联网工业设计示范项目、“无人车间”“无人工厂”等“百项示范”工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加快国家北斗产业基地、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天心天思数字经济产业中心、唯品会创新创业中心等建设,深化与阿里巴巴、华为等战略合作。开展大数据战略行动,推进5G试商用。实施千企智能化改造和重大技改专项行动,培育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个,新增省重点技改项目300个、工业机器人1700台,“零地”技改项目不再审批。实施百企上市、千企上规、万企上云“三上”计划,新增上市报会企业12家、“小升规”500家、上云企业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超5000家、总产值超5000亿元。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完成企业股改100家。对接全省雄鹰行动、雏鹰行动,新增“隐形冠军”“单项冠军”培育企业20家、20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3家,努力在“独角兽”企业、百亿制造业企业培育上有突破。实施“百园万企”小微园示范引领工程,推进“五集五度”绩效评价全覆盖,开工小微园20个,引导1000家企业入驻。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00家,整治“低散乱”企业(作坊)2000家。
促进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发挥我市消费大市优势,参与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出台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建设方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制定实施服务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做大做强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工业设计、智慧物流、现代会展业,推动会计、律师、咨询等专业服务业加快发展。引进10个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打造10个制造业服务化示范项目,新增服务业企业“小升规”100家、“下转上”400家。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培育税收“亿元楼”10幢。改造提升一批专业市场和传统商场,引进新零售企业,培育时尚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热点。提升发展医疗康养、教育培训、健身休闲、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强品牌度假酒店等旅游配套建设,引进培育文旅农旅融合特色项目30个、10亿元以上重大旅游项目5个,打响“温州游”十大精品线路品牌。推动文成刘伯温故里景区创建5A级、楠溪江景区通过5A级景观质量评估,支持洞头、泰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雁荡山、江心屿、大罗山等景区整治提升,加快发展邮轮经济,全市旅游总人次、总收入均增长15%以上。
着力打造大平台盯引大项目。对接全省大湾区建设,推动瓯江口、浙南产业集聚区和乐清、瑞安创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各引进1个20亿元以上单体制造业项目;12个重点产业平台力争各招引落地1个5亿元以上单体制造业项目。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特色产业投资和非政府投资占比均达到70%以上。以特色小镇模式推进10个传统开发区(园区)有机更新。坚持把谋大招强作为“一把手”工程,滚动实施“152”工程,争取百亿产业项目招引实现突破,落地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个、20亿元以上单体制造业项目5个,招引“500强”项目20个以上。实施“鸟巢计划”,建设总部回归示范园,引进总部回归项目30个以上。实行引资引智引税“三管齐下”,全年到位资金51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投资新政,坚持民资、国资、外资齐上,确保民间项目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交通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均增长10%以上,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强化"3+12"产业平台在经济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确保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低于60%、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占产业投资比重不低于60%。积极推进三澳新能源项目,加快泰顺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实施拓空间强保障六大专项行动,强化对拟上市和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用地保障,完成“五未”土地清理3万亩,新增工业用地1万亩,垦造耕地1万亩。
(二)以国家自创区建设为引领,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以非常之力推进自创区建设。聚焦“一区五园”核心区块建设,温州高新区综合评价全国排名前移10位,浙南科技城创新功能和产城形象显著提升。实质性推进环大罗山科创走廊规划建设,支持乐清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实施自创区八大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狠抓重大创新型项目招引,强化高能级平台打造,加快国科大、浙大、北航、复旦等温州研究院建设并尽快发挥效用,确保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均增长15%。发挥好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鼓励创投机构在温集聚发展,新落地科创基金10只以上。
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实施科技企业新“双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5%。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三清零”,确保研发机构设置率、科技活动覆盖率保持全省前三,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件。加强创新型企业梯队和后备库建设,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把R&D经费投入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实行刚性考核,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确保R&D经费支出增长15%以上。
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出高质量发展服务券、创新券2.0版,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全面落实人才新政40条,留住激活本地人才,引进用好外来人才,新引育“千人计划”“万人计划”30人、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和创新团队30个。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技能人才2.4万人。精心办好2019全球青年科技英才(温州)峰会。深化中意人才交流合作创新试点。引导支持在温高校和在外温籍毕业生留温回乡发展,留温率、回乡率分别达到36%、57%。加强人才住房、子女就学等保障,统筹抓好人才公寓、蓝领公寓规划建设。支持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探索开展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筹建中国(温州)技术产权交易所。组建知识产权联盟,申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
(三)以“五美”新温州为引领,加快提升大都市区能级。
以大干交通拓展都市圈。对接全省大通道建设,落实市委关于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决定,实施综合交通“8223”工程。全线开通运营市域铁路S1线,建成甬台温高速复线灵昆至苍南段、龙丽温高速瑞文段,实现文成通高速梦。加快杭温高铁一期、市域铁路S2线一期、瓯江北口大桥、溧宁高速文泰段和文景段建设。开工金丽温高速东延线,积极推进温州高铁北站改造扩建,地铁M线力争获批。开展绕城高速智慧化改造试点。加快市域铁路S3线、甬台温高铁、温福高铁、温武吉铁路和瑞平苍高速、文青高速、温义高速、乐永青高速、泰苍高速等项目前期。加快拆除金温铁路温州站以东铁路设施。加快瓯江路东延段、甬台温高速三都岭段拓宽等项目前期,建成温瑞大道二期,开工温瑞大道南段快速路(瓯海大道至高速温州南互通),新增市区城市主干道路40公里。加快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建设,开工航空物流园区,启动城市东部综合交通枢纽、机场第二跑道和T3航站楼等项目前期,大力引进基地航空公司,拓展国际国内航线航班,申报创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提速推进乐清湾、状元岙和大小门岛港区开发建设,开通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联动推进临港产业带建设,推动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双提升。
以全域统筹推进大都市区建设。实施温州大都市区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一主两副三轴四带”空间结构,推动温瑞平原一体化、瓯江两岸协同发展,支持乐清、平苍副中心建设,提升文成、泰顺大都市区“后花园”功能。抓好新一轮空间规划修编,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强化大都市区融合发展,理顺规划设计管理、土地空间配置、财权事权分担、产业项目布局等体制机制,推动县域间交通、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教育、医疗、文体、养老等公共服务布局,加快形成全市统筹协调、各级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联动推进格局。
以“大建大美”“精建精美”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持续推进城中村改造,完成整村(区块)改造9个,实现2018年城中村改造项目“清零”。科学用好拆改土地,留足产业发展用地,补足城市配套功能,统筹地上地下建设,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实施“大建大美”项目693个,开工162个、建成162个,高品质推进“两线三片”和17个重点区块建设,启动标志性建筑(街区)塑造计划,在国庆节集中亮相一批精品力作。大力培育发展城市经济,聚焦一江、一河、一岛、一路、一街区等关键节点,集中打造若干个时尚消费中心、现代商务中心、智慧商圈、月光经济休闲街区。制定实施市区景观亮化专项规划,加强城市夜景整体设计。按照“公园城市”理念,精心打造城市慢行休闲系统,新建城市绿地100公顷以上,改造山地公园200公顷以上。加快建设洞头海岛公园。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单元改造10个,启动“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开工棚改安置住房2.3万套、竣工8600套、交付9500套。各县(市)同步谋划建设一批“大建大美”标志性项目。深化“无违建”创建,启动美丽城镇创建,打赢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收官战。
以智慧化引领城市管理升级。加快规划建设“城市大脑”,推进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十大智慧应用工程建设,实现科技让城市更美好。实施道路综合整治10条,打通断头路15条,建成BRT5号线、6号线,促进快速公交成环成网。加快市域公交一体化步伐,推动市区公交向县(市)延伸。探索实行路长制。联动推进背街小巷整治、架空管线“上改下”和标准化工地建设。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基本完成市区旧住宅区天然气改造,气化率达到70%。试行垃圾分类直运,加大乱停车、乱占道等整治力度,加强小区物业、共享单车、外卖送货管理,努力展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新风貌。
(四)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
深化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的全面改革。所有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开通网上办理,6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理”,70%以上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深化企业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力争实现企业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前审批“最多90天”。抓好政府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推动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共享和广泛应用。深化金融综合改革,鼓励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小微金融,探索民营企业续贷政策、利率“两轨并一轨”定价等机制。积极推进龙港撤镇设市。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探索民营经济参与海洋经济发展新路径,做好已围垦土地的科学开发利用。抓好国家海域综合管理创新试点。深化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推广瓯海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试点经验。深化社会力量办社会事业改革,在教育、卫生、体育、养老等领域各打造3-5个示范标杆项目。开展亩均效益领跑者行动,启动规上服务业企业、开发区(园区)、特色小镇、小微园亩均效益评价,推进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省级产业平台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低效企业整治,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均增长7%以上。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占比70%以上。全面推广能评、环评等区域评估制度,推行多评合一、结果互认,原则上不再实施项目评价。高质量完成市县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转型、布局优化和治理完善,加快国企上市步伐。完善税源培育和税收征管体系,建立增收激励、基层协税护税机制和统一的税收保障信息系统。
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争取获批世界(温州)华商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浙南闽北赣东进口商品集散中心,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发挥温州侨资源优势,开拓“一带一路”新市场,主动对接义新欧班列,发挥4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用好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确保贸易额达到20亿美元,探索市场采购进口模式。争取设立浙江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申报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高质量推进公共海外仓建设,跨境电商网络零售额增长30%以上。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培育百亿级本土跨国公司2家。深入推进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创建,抓好洞头、乐清、苍南等对台先行试点项目。
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制定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依托上海龙头带动,强化重大战略、发展规划、合作项目等全方位对接融入,确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城市地位。推动与嘉定战略合作的10大举措和24个重点项目实质性落地,加快嘉定工业区温州园、科技创新园等平台建设,打造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示范区。
(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着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接全省大花园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六千六万”行动,聚焦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五大工程”,谋划推进200个产业类项目,新建乡村振兴示范带30条、跨区域精品带2条。落实粮食安全县(市、区)长责任制。加快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4个,创建省级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2个。实施农业企业上台阶计划,新增亿元农业企业5家、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0家。实施农业“三名”工程,推动早茶、瓯柑、铁皮石斛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建“互联网+”三农先行区,培育森林康养基地10个、民宿集聚村10个。推进科技和资金进乡村、青年和乡贤回农村,引导200亿工商资本下乡。
提升新农村建设品质。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完成村庄分类布局规划编制,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5个,创成A级景区村20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0个、特色精品村30个。抓好“大棚房”清理整治。深化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启动5个重点村和7个一般村保护利用项目。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新增受益人口50万。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2600公里,切实提升运维水平。改造城镇公厕320座、农村公厕1000座,新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村540个。加强乡村治理,新增善治示范村200个。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撤村建居和村规模调整工作。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推广生态大搬迁模式,完成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下山移民、低收入农户异地搬迁1万人,确保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落实产业就业和折股量化扶贫1.5万户,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万人次。加大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力度,实现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致富相协同。扎实做好因病致贫家庭救助工作,发现一户、救助一户。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五千”精准攻坚行动,确保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发展项目全覆盖。加快建设5个山海协作产业园,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库区海岛加快发展。扎实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工作,切实增强受援地群众的获得感。
(六)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狠抓重点领域污染治理。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整改要求,高标准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四大硬仗。常态化推进“五水共治”,健全河长制(湖长制)履职机制,开展黑臭水体防反弹专项行动,推进中小河流整治和“无违建”河道创建,确保国考断面、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分别达到75%和70%以上,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80%以上,创成“美丽河湖”10条。深化温州海域蓝色海湾整治。开展工业园区废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臭气异味专项治理,加强城乡扬尘治理和秸秆焚烧管控。落实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新建公共充电桩500个。争取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大宗固废利用处置率达到90%。抓好污染地块治理修复,五类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13年削减25%。深入开展新一轮七大行业整治提升,完成5000家污染企业整治。创成中国气候宜居城市。
加快补齐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实施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市区排水管网整治两年攻坚行动,完善“一城一网一主体”运维体制,加快建设一批“污水零直排区”,逐步实现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建成城镇污水配套管网200公里以上,推进农村污水处理终端标准化运维。开展垃圾处置“零填埋”工程,开工建设6座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做好已封垃圾填埋场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提速推进15个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集中力量抓好平阳水头水患治理,加快温瑞平原东片、西片排涝等项目建设,开工瓯江引水工程。
(七)以共享高品质生活为引领,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没有公办幼儿园的38个乡镇(街道)今年要全部开建。启动初中全面提升、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计划,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81所,力争全面创成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深化中小学校结对帮扶,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秋季开学前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现象。完成市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落实义务教育以区为主的办学体制。实施小学放学后托管服务,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切实提升办学品质。加强瓯越教育人才培养,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巩固提升温州作为全省三大高等教育中心城市的地位,支持温州医科大学争创“双一流”,全力推动温州大学“升博”和创建省重点高校,努力把温州肯恩大学办成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开展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系列行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建成一批高职院校特色学院和校企研发实训中心,推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争创全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推进健康温州建设。高水平打造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完成医疗康养项目投资100亿元以上,“中国眼谷”入驻创新机构30个以上。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确保县县建成医共体,新改扩建乡镇(社区)卫生院25个。提升大病保障精准度,实现大病保险统筹、基本医保制度纵向统一。将高血压、糖尿病等12种常见慢性病纳入城乡居民门诊规定病种范围。加快市康复医院建设。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小学生“明眸皓齿”工程,实施免费窝沟封闭、定期视力监测、教室照明标准化改造等措施,共同呵护青少年儿童的眼睛和牙齿。开展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创星三年行动计划,新增省级放心农贸市场30家。深化国家运动健康城市创建,推动体育设施进社区、进公园,做好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新增体育场地100万平方米。抓好2022年亚运会温州分赛区场馆建设。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深化“温州学”研究。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水平,争取进入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行列。实施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5个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升项目,新建一批城市书房、文化礼堂、百姓书屋、文化驿站,加快市非遗馆、市美术馆建设,确保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通过中期评估。加强瓯越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推进五马-墨池、庆年坊等历史街区保护提升。举办市民文化节和全民阅读节,打造“书香社会”“墨香温州”。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计划,高水平建设瓯江山水诗之路文化产业带,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品牌。鼓励和支持《温州三家人》等优秀作品和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不断提升全体温州人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就业援助机制,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健全完善全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保体系,推进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参保扩面。完善多元化社会救助机制,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医养结合等国家试点,建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5个,新增养老机构床位5000张。探索康养联合体建设,加强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和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提升助残服务能力,建设一批规范化残疾人庇护中心。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完善“光荣之家”制度。加强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建设,做好老龄、慈善、红十字等工作。
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按照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要求,经市政府广泛征集,遴选形成了12个候选项目,提请本次大会票决。对票决出来的10个项目,我们将认真分解落实、严格督查考评,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办实办好办出成效。
(八)以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引领,加快建设高水平平安大市。
加强平安温州建设。狠抓重点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坚决守住治危防患、防汛防台、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四条红线。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广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创成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开展消防、道路交通、危化品、渔业船舶、危旧房、建筑施工和城市安全治理七大攻坚战,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改造提升避灾安置场所600个,在主汛期前完成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打赢“除险安居”收官战。深入实施“治危拆违”专项行动,完成2090幢C级危房治理改造,动态消除D级危房。深入实施“放心消费在温州”行动,全面创成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
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建立健全风险研判和评估机制,切实做好各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高度重视和防范企业流动性风险,落实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计划,用好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上市企业稳健发展支持基金、信保基金、应急转贷资金,不良贷款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抓好P2P网络借贷风险处置和重大担保圈风险化解,完善“金融大脑”应用。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守信激励创新试点,推广“信易贷”等信用产品。稳妥有序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00亿元。科学把握土地出让结构、节奏和规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健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增加公租房有效供给,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探索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打造全科网格2.0版。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开展“无信访积案”县(市、区)创建,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积极创建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深入推进“无欠薪”县(市、区)创建。深化"7431"网络治理模式,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全力维护持续向好态势。深化移风易俗,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加强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做好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军转民”“民参军”产业园区和特色品牌。
各位代表: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我们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实施政府系统“两强三提高”建设十大行动,着力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讲政治、重学习。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政府自身建设的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不断增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力和水平。
强谋划、强执行。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坚决把中央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结合开展“三服务”活动,抓重点、攻难点、破难题,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高效的工作体系、管用的政策体系和精准的评估体系,落实市政府和部门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制,实施项目化管理、责任制落实、时序化推进。全面梳理部门间办事事项,实现政府部门间“最多跑一次”。完善全程跟踪、分级督查、季度通报和挂号销号制度,确保政府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以实际成效兑现承诺。
敢担当、勇争先。继续开展“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活动,强化争先创优意识,拉高工作标杆,按照“跳一跳摘得到、追一追赶得上”的要求,科学设定我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强化刚性考核,努力推动重点工作和改革项目在全国全省进位次、争荣誉、创品牌。深化“理旧账”专项行动,滚动化解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强化监督治怠政,坚决防止和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踏实,理直气壮为敢闯敢试、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
严法治、促规范。深入建设法治政府,做好政府立法工作,加强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建设等重点领域立法。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制定政策、解决问题。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和提案。完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制度。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行政应诉规范化水平,降低行政诉讼败诉率。
正作风、守底线。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高标准严要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深化“万人双评议”活动,持之以恒纠“四风”,锲而不舍正作风。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规模。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审计,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严查腐败问题,深入治理微腐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曾经创造中国民营经济风向标式的辉煌。回首来时路,展望新征程,我们肩负着“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的光荣使命,全国全省关注着温州的发展变化,海内外温州人盼望着一个精彩蝶变的现代化大都市腾飞崛起。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温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奋勇争先,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大干实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奔跑逐梦,“奋战1161、奋进2019”,奋力续写好新时代温州创新史,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温州木材集团 前身温州木材厂创办于1952年,是浙江省森工局下属重点国有企业,于1991年5月组建温州木材集团公司,是原温州市重点国有企业,2010年12月根 据国有资产整合重组有关规定,企业整体并入温州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又于2012年8月27日完成公司制改造,现名称变更为开云官方入口。